谁能想到,2025年国外最戏剧化的暑期大片对决,竟是恐龙大战超级英雄?
斯嘉丽·约翰逊穿着高跟鞋在丛林狂奔的镜头,比超人的红披风还吸金。
当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以7.28亿美元(票房还在一路高歌)全球票房碾压DC的《超人》(5.27亿,最终预估不超过6亿)和漫威的《神奇四侠》(2.57亿,目前票房大幅下跌),连博物馆的恐龙骨架都忍不住要笑——原来超级英雄的时代,是被一只霸王龙踩碎的。
一、恐龙暴打超英?票房数据太扎心!
别看《侏罗纪世界:重生》口碑两极分化,
有人夸斯嘉丽穿工装裤帅得离谱,也有人骂剧情像是被霸王龙踩过的剧本,
但人家成本1.8亿美元,收回7.28亿,赚钱速度堪比火箭升空。
反观DC和漫威这对“难兄难弟”:
《超人》拍得像一部老外的“爱国主义教育片”,
海外票房只有2.23亿,导演詹姆斯·古恩还亲自回应:“全球不爱美国了”。
这话一出,网友立刻回怼:“不是观众反美,是你把超人拍成征兵广告了。”
《神奇四侠》更惨,首周1.18亿勉强过线,第二周暴跌66%,跌得比主演佩德罗·帕斯卡的发际线还快。
“当恐龙化石的票房都比超级英雄值钱时,好莱坞是不是该给霸王龙发个年度最佳员工奖?”
二、超级英雄集体扑街的三大隐因
1. 外国式“爱国人设”失败
片方努力宣传“这是最美国的超级英雄”,
结果海外观众用行动说话——不买账。
一场恐龙追逐戏赚的钱,比《超人》海外总票房还多。
导演在采访中感慨“全球不喜欢美国了”,
但观众根本不认同:“不是世界反感你爱国,而是你拍得太尬。”
2. 超英疲劳症没找到症结所在
尽管漫威CEO凯文·费奇信心满满地说“超级英雄永远有市场”,
但票房实打实地打脸:
《神奇四侠》比2013年的《钢铁之躯》还差,《雷霆特工队》即便口碑爆棚,还是成了亏损王。
甚至有观众直言:
“现在看超级英雄打架,还不如看短视频里恐龙特效来得爽。”
3. 中国市场的“隐身术”
以前暑期档中国观众常常力挽狂澜,但现在连排片都难抢。
《侏罗纪》在英国赚了4010万美元,《神奇四侠》在中国院线却查无此片。
毕竟,观众更愿意看国产片里吴京打怪,而不是一群外国人在穿紧身衣自我感动。
“DC和漫威就像相亲市场上的迷之自信男,总以为观众会迷恋他们的紧身衣,结果大家早就爱上了能耍酷又能卖萌的迅猛龙。”
三、寡姐的“恐龙经济学”:影院+流媒体双重收割
就在《侏罗纪》在全球影院数钱数到手软时,环球影业突然宣布:
8月5日上线流媒体平台!
院线经理瞬间傻眼:
“我们银幕上恐龙还在咬人,你们就准备把它搬上手机?”
更离谱的是,点播价高达29.99美元,比一张电影票还贵。
环球这是明晃晃地告诉观众:
“现在不看?那等着两周后在小屏幕上看打码版吧。”
结果呢?
英国观众一边喊贵,一边冲影院,
直接把《侏罗纪》送上七月票房冠军宝座。
对比一下《神奇四侠》:
别说观众排队看盗版了,连资源都没人传,真正做到了“悄无声息地扑街”。
“当超级英雄还在纠结院线窗口期,恐龙早就玩起了流媒体闪电战——要知道6500万年前陨石来的时候,它们可没犹豫这么久。”
四、好莱坞终于该清醒了?
现在连街头卖热狗的大叔都明白了:
观众不是不爱大片,是不想再被“套路大片”骗钱。
《侏罗纪》的胜利,靠的是最直接有效的三件套:
斯嘉丽+恐龙+爆炸,简单粗暴,爽感拉满。
反观超级英雄电影还沉迷在“多元宇宙”、“政治正确”、“设定堆叠”中,
结果是——观众越来越疲惫,看完也记不住角色是谁。
最讽刺的是,《雷霆特工队》口碑高达91%,却票房惨败,
狠狠说明一个事实:
“好评≠卖座。”
也正如网友的犀利评论:
“当恐龙都知道进化才能活下去时,超级英雄还在吃老本——那就别怪他们被自然选择淘汰!”
结尾彩蛋:
“建议漫威CEO组团去侏罗纪公园实习:恐龙都能绝地翻红,而有些超级英雄IP……恐怕连化石都留不下。”
公牛配资-线上实盘配资-申请股票杠杆-贵阳本地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