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5年4月,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,将3万红军死死围在贵州。地图上,红军被标注为“即将被剿灭的残部”。但一个月后,这张网却被撕得粉碎——红军不仅全身而退,还顺手给蒋介石和“云南王”龙云各挖了一个大坑。这场看似不可能的突围,背后藏着怎样的惊天棋局?
“红军必亡!”南京的报纸头版印着斗大标题。蒋介石在贵阳指挥部盯着沙盘冷笑:北有川军,东有湘军,南有桂军,西有滇军,红军插翅难逃。但沙盘旁的电报员突然脸色煞白——红军竟调头直扑贵阳,距离蒋介石行辕不足百里!
更戏剧的是,蒋介石此刻身边只有300警卫。他连夜打电话痛骂薛岳:“你的部队呢?!”薛岳委屈道:“您昨天刚命令他们向东追击……”原来三天前,毛主席用一连串假动作,让蒋介石误判红军要东进湖南,把主力全调走了。
贵阳城乱成一锅粥。警察挨家搜门板当工事,富商忙着藏金条,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甚至打包好了行李箱。而红军却在城外刷标语:“活捉蒋介石!”——用的还是蒋介石剿共司令部特供的油漆。
龙云在昆明接到蒋介石求救电报时,差点笑出声。这位“云南王”盘算着:若红军真杀了蒋介石,自己岂不是能当西南王?但转念一想:红军要是顺手把我也端了怎么办?他最终咬牙派心腹孙渡“救驾”,但私下交代:“走慢点,等他们两败俱伤。”
孙渡的滇军刚离开云南,红军突然消失。蒋介石长舒一口气,在日记里写道:“赤匪技穷矣。”龙云也得意洋洋——既向老蒋表了忠心,又保住了地盘。
但蒋介石的参谋杨永泰发现蹊跷:红军在贵阳郊外丢下的行军锅灶全是冷的。“这是疑兵!”他惊呼。可惜电报发到昆明时,龙云正忙着给薛岳准备“入滇礼物”——十张云南军用地图、二十箱白药,还有三十根宣威火腿。
4月27日,红军在曲靖截获龙云的“礼物”。周总理举着地图笑道:“当年刘备入川靠张松献图,今天龙云比张松还大方!”更讽刺的是,押运地图的薛岳副官坚称:“龙主席说这些地图是给中央军剿共用的。”
此刻龙云才惊觉中计——红军拿着他的地图,直奔金沙江!而孙渡的3万滇军还在贵州山区转悠。蒋介石暴跳如雷,连发十二道金牌令薛岳“务必堵住赤匪”,但薛岳的部队正忙着帮龙云“协防”昆明,两拨人马在滇东公路上擦肩而过,互相敬礼。
5月3日,刘伯承带先遣队冲到皎平渡,却发现渡口空空如也——蒋介石早下令烧毁所有船只。绝望之际,当地税官主动凑上来:“长官要过江?我有两条船,包船价五十大洋……”原来这税官私藏船只搞摆渡生意,连红军都敢宰。
刘伯承掏枪抵住他脑袋:“我是红军。”税官扑通跪下:“好汉饶命!船白送!还附赠五个船工!”当夜,红军用这七条船开始渡江。而对岸的川军哨兵竟在打麻将——他们接到的命令是“重点防守巧家渡”,团长刘元瑭还嘀咕:“鬼才信红军会走这种鸟不拉屎的渡口。”
某些历史学者总说四渡赤水是“被迫流窜”,但看看龙云送的地图、税官献的船、川军让的路,简直像全西南都在给红军开绿灯。蒋介石在日记里骂龙云“通共”,龙云回忆录里骂蒋介石“蠢货”,倒是红军从没骂过谁——毕竟,谁会骂自己的“运输大队长”呢?
有人说毛主席这招“借道云南”太冒险,但看看结果:红军零伤亡过江,蒋介石白送几十车物资,龙云倒贴军用地图,连税官都贡献了私房钱。这哪是突围?分明是西南军阀集体给红军发红包!所以问题来了:到底谁才是长征路上的“最佳辅助”?是“快递员”龙云,“导航员”薛岳,还是“摆渡人”刘元瑭?
公牛配资-线上实盘配资-申请股票杠杆-贵阳本地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